时间:2025-05-10 15:08
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用人单位
可起诉用人单位的情况有多种。比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包括拖欠工资、加班费等,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后起诉。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如随意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起诉。还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像无故辞退员工,员工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获得相应赔偿,协商不成可起诉。另外,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相关待遇的,劳动者也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成则可起诉。总之,当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经协商、调解或仲裁仍无法解决时,劳动者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的精神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一是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比如故意杀害、伤害他人身体致重伤等,导致他人精神极度痛苦。
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像侵害他人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信件等。
三是因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四是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其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需综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多种因素确定。
三、什么情况下一个行为会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应数罪并罚。二是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三是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旨在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合理、公正。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下一篇:强制调岗降薪如何赔偿员工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